2024年12月24日,一场汇聚思想、文化、视觉与听觉盛宴的《丝路大家说》第五期平安夜特别活动在北京盘古举办,本次活动以“共话美好时光·共享幸福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学术、艺术及媒体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展望美好幸福的未来图景。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立法专家、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委员会主席王健教授,丝路对话创始人崔一婷女士,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健君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加坡智能生物研究院院长孙连刚教授,著名汉学家、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白玫教授,世界都市杂志出品人、主编葛宏峰先生,伊朗驻华商务及文化代表欧阳先生。此外,还有多位企业家、文化代表及学生代表参与,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宴。
崔一婷
丝路对话创始人
崔一婷女士首先对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节日的祝福。她讲到,在这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平安夜,能够汇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高校学生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丝路大家说》系列活动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台,让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丝路大家说》系列活动将越办越好,成为推动丝路文化交流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做出新贡献。1
此次活动主题分享环节聚焦“共话美好时光·共享幸福未来”,嘉宾分别从不同领域分享了他们对丝路文明、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深刻见解。
王 健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立法专家
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委员会主席
王健教授讲到,数字化经济为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经济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他讲到,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与人民幸福。此外,王健教授还对《丝路大家说》系列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为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提供了重要平台,并希望该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为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黄健君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健君副教授深刻阐述了声乐作为节庆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丝路文明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她从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圣诞节的音乐表达切入,分析了声乐如何作为文化符号,连接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节日习俗。她指出,节日中的音乐不仅承载情感,还记录着文明交流的足迹,是丝路精神的重要体现。她强调,传承丝路文明不仅需要保护传统,更需通过声乐等文化形式实现创新性表达,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孙连刚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新加坡智能生物研究院院长
孙连刚教授讲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生活。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瑰宝,不仅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更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未来幸福的大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丝绸之路古道上商旅的互通有无,今天的科技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共同探索、共同创造。这种跨越国界的合作,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幸福的重要基石。让我们携手并进,在科技的引领下,共同开创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来。
白 玫
著名汉学家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外籍教授
白玫教授讲到,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商贸通道,不仅是商品交易的桥梁,更是文化交融的纽带。中国与伊朗,作为丝路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共享着文明的辉煌。今天,我们更应珍惜这份历史遗产,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古老的丝路精神焕发新的生机。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共同书写中伊文明交流新篇章,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贡献我们的力量。
葛宏峰
世界都市杂志出品人、主编
葛宏峰先生讲到,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正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了解与合作。通过书籍、杂志等载体,讲述各国故事,展现多元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出版业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加强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知识共享与智慧交流。这不仅丰富了全球读者的阅读选择,更为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1
潘沁老师的非遗“变脸”表演
丝路青年们从艺术、非遗、音乐、声乐、语言、舞蹈、歌唱的角度进进行了文化艺术对话,通过文化艺术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丝路青年们在共鸣的声音中建立联系,创造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共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共话美好时光·共享幸福未来——《丝路大家说》第五期平安夜特别活动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丝路文化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诚挚邀请各位朋友踊跃参与后续系列活动,共续丝路传奇,同绘多彩篇章,让我们携手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创美好幸福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